為什麼沒人問學生為何不讀課外書?

在噗浪的河道上看見同事貼了這篇『拚閱讀能力,國小國文增千字文』的新聞,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好像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了吧?!

雖然我討厭我們敬愛的李教授杯杯先生,也認為他雖然立意良好,方法卻錯得亂七八糟,但是我承認閱讀文字的能力是需要從小陪養的。

事實上說來慚愧,雖然我算是半個(?)ACG眾,但如果我自己有小孩的話,我會堅決反對讓他從小接觸動畫/漫畫的!要看漫畫可以,請先把家裡的金庸全集(雖然我還沒收 XD)給看完……

不是因為漫畫裡有暴力或色情的橋段(金庸小說裡的暴力絕對不會比漫畫少,科科科),而是因為--我實在很討厭有人說他不看書的理由只是因為為『字很多』這種超囧的理由啊!

然後我也必須承認,雖然只是我自己的經驗,但漫畫看多了,有的時候真的會懶得看字多的書--連從小有閱讀習慣的自己都有這種感覺了,自然不希望小孩子從小『只』接觸漫畫/動畫這類多媒體的東西。

我更希望他們可以體會書籍的那種美感,雖然這只是我自己的私心。

好像離題了……

總而言之,我想說的是,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每個『教育專家』口口聲聲地說要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和素養,但我怎麼看都覺得他們搞錯了方向,總覺得他們做的事情和他們想達成的目標根本就是南轅北轍。

以這則新聞來說唄,為什麼那些教育專家沒人去問『為什麼學生都不去讀課外讀物?』

你說增加國文課本的文章長度可以訓練學生的閱讀素養?鬼才信……

你國文課本的文章再長是能長到哪裡去?一千字?!拜託,一千字寫一篇精彩一點的記述文都還不夠咧,我覺得還不如叫學生去唸天龍八部或笑傲江湖還比較快咧,一本就敵過了N本國文課本了啦(無誤)!

另外,我想說個故事,我還記得幾個事件。

第一件事是在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

我印象很深刻,我們班導是個奇怪(好的方面)的導師,舉例來說,學生犯錯他不是用打的,而是叫我們下課的時候在座位靜坐反省(雖然現在想起來,到最後似乎都變閉目養神)。而且還會推薦 PC Game 給學生玩,我最愛的奇妙大百科就是他告訴我的。

也因為是這樣一個奇怪的老師,所以我們班和別班有點不一樣--在我們的教室後面有一塊空地是巧拼地板,那邊放了大家捐來或老師自己買的書。

而在午休的時候,我們班上那一個區塊的燈是不關的,午休的時候不想睡覺?!很好啊,這個區塊歡迎你,你可以在這邊靜靜看書。

然後就是在這樣的班級裡,我把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給看完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完長篇小說。之後又因為太有趣了(雖然那時不懂書中關於哲學的部份),所以後來又跑去找了『紙牌的密秘』來看。

現在仔細想想,或許我正是在這個時候不知不覺地喜愛上了閱讀(雖然以前家裡也有很多書,但『紙牌的密秘』好像是我第一次吵著向家人說要買書)。

第二件事是在國三晚自習的時候,讓我非常感慨和生氣。

那一夜,我作業作完了,隔天要考試的科目我也複習完了。那個時候的我已經有著閱讀的興趣和習慣,所以我就把看了已經N遍,快被我翻到爛的傷心咖啡店之歌拿出來溫習。

就在這個模悶特(?),來顧晚自習的家長就跑過來對我囉哩八唆,他說了些什麼其實我早已忘了,總而言之就是叫我不要看這些閒書,那個時候我真的是超級火大到快發飆了--我該做的事都已經做完了,我看閒書又不影響到其他同學,是干你屁事啊!

自從這件事之後,下一期的晚自習我就向家人說我不想參加了,而還好老媽也沒多說些什麼。從此之後,下課後我就固定窩到南港圖書館去,而那一陣子真是把一堆課外書看到飽了!(咦?!好像哪裡怪怪的?)

第三件事是高二時,那時的導師是EJ、國文老師是簡T。

還記得那個時候因為某些原因(忘記了),在學校拿到了新學友的圖書禮卷,那個時候哈利波特正夯,學校的圖書館都要排很久才借得到,所以我就把所有的禮卷拿去買哈利波特英文版了(現在想想真白癡)!

再加上那個時候我已經練就了快速解決國文試卷的本領,每次小考的時候都剩下很多的時間,最後就變成了--寫完國文考卷後就把哈利波特拿出來唸!XD

到最後我還有在考完試後把一本 GNOME/GTK Programming 的書拿來唸。

雖然有的時候會因為在課堂上看這些閒書而覺得很心虛,但而兩位老師反而都沒多說些什麼。現在想想真的很感謝他們兩位的寬容,因為這樣,到大學的時候看到那些英文的教科書和論文,或是網上的一些技術性文章,反而覺得很自然,完全沒有排斥感,然後也繼續去圖書館借金庸和各式小說繼續進修(咦?)。

以上,三個關於閱讀課外書的不同體驗,我不知道這究竟代表什麼,但我可以說,我很慶幸我曾經有過這樣的老師。沒有他們,我可能不會像現在這麼喜歡文字和書籍。

結論:這篇沒啥內容的廢文都將近兩千字了,增加國文課本的文章長度有個鳥用。還不如增優美文言文的數量來增加學生對於文言文之美的體悟(小誤),增加閱讀能力就請交給課外書唄(無誤)!

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