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我的美麗與哀愁』一邊,『暗戀桃花源』這部片子的身影,無時無刻在我心頭縈繞著,揮之不去,卻始終無緣一睹其風采。
一直到這兩日,看了從香港來的片子,才了了這樁心願。
對這部對電影最初的映象,是小時曾在電影台上看到其中的一些片段。那時只是覺得奇怪,這真是電影嗎?
但那桃花源落英繽紛的景象,以及金士傑所飾演的江濱柳,卻在我心裡埋下了深刻的印記。
一直到了大學,才在學校發現了暗戀桃花源舞台劇版的片子,並且到圖書館做了些功課,才漸漸地了解這整部片子的來龍去脈。
電影版的暗戀桃花源,與舞台劇版本,風格有著些許的差異,或許該說,有很多在舞台上表現不出來的,電影做到了。
例如在整個舞台的景上,電影版比舞台劇版精緻了許多,而上海醫院那一場,更是堪稱一絕。
但是有一些舞台劇特有的氣氛,電影卻也模彷不來。畢竟舞台劇的情感是奔放的,是狂野的,而在電影中,卻必須收斂。
個人以為這一部的電影是成功的,因為即使看過了舞台的版本這麼多次,在看電影的時候,感動卻不曾稍減。
在電影中,雲之凡的角色由林青霞所飾演,而在我所看的舞台劇二版中,則由在『我和我和她和她』之中飾演簡如鏡的蕭艾當此大任。
我自己是覺得,兩人的雲之凡個有千秋,林青霞的年輕雲之凡比之蕭艾多了一份清新脫俗的感覺,也許就像戲裡的導演所說的一樣:『一朵在夜空下綻放的山茶花。』另外,我也比較喜歡林青霞扮演的雲之凡的造型。
而在台北醫院重逢時,我覺得蕭艾的雲之凡是比較有那一份味道的,林青霞的年老雲之凡我總是覺得少了些什麼,卻又說不清楚。
而電影版與舞台劇版最大的差異,是在空間上廣了很多,舞台劇礙於現實,只能呈現舞台上的空間。而在電影中,則利用大量的碎鏡頭,將時空拉至後台、邊場,甚至是觀眾席,有更多的畫面在描述著一齣舞台劇背後所需的努力。
然而最令我覺得有趣的,還是這整齣戲其的劇情。
暗戀,桃花源,一喜一悲,一今一古,在同一個時空,同一個舞台交錯著。
於是,暗戀不再全然的悲,兩人畢竟曾有過那麼一段的喜。而桃花源也不再只是純然的喜,最終的收場,是悽涼的。
不過真要問我比較喜歡哪個版本,其實很難回答。
在整場的感覺中,電影的風格是我比較喜歡的。可是舞台劇裡頭,卻又有一些我無法割捨的情感。
例如,『追尋』那場戲,在舞台劇本中,是江濱柳在雲之凡身後走著,卻始終敢不上,信一封封地掉落在地,江濱柳卻只是一直往前走著,走著……
而在電影版中,則是成了雲之凡指責江濱柳『新中國就是被你這種人給破壞了。』
是諷刺的,可是少了那麼一些含蓄的,淡淡的哀愁。這大概是我覺得電影裡頭唯一比較可惜的地方。
但話說回來,這部電影仍舊可以讓我列入『看一百次也願意的電影』的清單之中。
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