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之前『我不是這樣看 Web 2.0 的(技術)』中的開示,現在來談一談為什麼我主張在網路使用的行為上,Web 2.0 確實正在發生。
我從 Windows 95 出來的時候,開始接觸網路,使用的是數據機加上一個叫阿 Q 魔賽克的瀏覽器,從那個時候起,我就一直都是網路的重度使用者。
為什麼我會承認在行為層面,確實有 Web 2.0 呢?因為即使懷舊、遲頓如我,還是很明顯地感受到使用網路的行為在改變。
個人主題網站和部落格到底沒有沒不同?答案很明顯。使用者瀏覽的習慣有沒有因為 RSS 而改變?我想也很明顯。
透過網路上大型的討論區或留言版來討論交流,轉而進到使用部落格以及下頭的迴響,網路使用的行為會身份辨示的方式有沒有改變?
從前,我們是一個暱稱,別人可以輕易地使用你的暱稱,來假冒你這個個體,唯一的分辨方式是默氣。
從前,我們在金庸茶館這類主題式網站中的留言版或討論區分享自己的看法與創作,雖然談的不只金庸,然而依舊是群體意識的一種展現,於是有了各大門派甚至於選舉。
你的個人意識在哪?抽離了這個群體,甚至離開了聊天室,在網路上你的身份又是什麼?
部落格和其他號稱 Web 2.0 的網站,有沒有改變這樣的習慣與行為?我想這也很明白。
人在網路上不再只是一個暱稱,而是一篇又一篇篇主觀意識極重的文章、一張又一張屬於自己的照片,一個又一個獨立而不與人共享的網址。
然而在孤立之中,卻又靠著各式各樣的技術進行了連結,在不失去個人主體意識的情況下,進行交流。
集體意識的展現在哪?部落格文章下的回響,共享書籤下的討論區。
然而在產生集體意識的同時,我們依然保有了個人的特色,任何人只要連到你的部落格,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你自己的觀點。
真的沒有 Web 2.0 嗎?請技客和技術人員也捫心自問,你們的瀏覽習慣,真的沒有因為這些服務和技術的出現而改變嗎?
我不想自欺欺人,在這一年中,我確實感受到了相當多網路使用習慣的改變,別的不說,光 RSS Reader 就讓我很明顯地感受到我使用網路的方法已經和以前不同了。
所以,各位聽我的主張:我主張,我們先在網路使用的行為上承認有 Web 2.0,承認行為上有 Web 2.0 後,再否認技術層面上有 Web 2.0。
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