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身。

『網路上身』,很早很早以前珊卓布拉克的一部電影,應該許多人都有看過這部片。不過今天這一篇和這部電影完全沒有任何的關聯,只是一個菸酒生窮極無聊之作。

話說去參加完同學會,得知還真的是有人靠我的這個部落格才找到我這個已經消失了七年多的同學。

對我來說這不會太過驚訝,因為我特意做了一些事,讓 Google在以我真實姓名尋找時,會把這個網誌列在第一篇。而且會許是名字比身就比較特別一點吧,在 Google 查到的確實都是關於我的一些消息。

然而這是巧合嗎?就在同學找到我的不久前,我忽然心血來潮地在 Google 打進了那個小時候曾經暗戀過的女孩的名字。

有一些查詢結果,大部份都是一些名單之類的,由於她一如往常地優秀,所以我確定是她。就在這一堆名單中,有一本相簿,而她被列在好友名單中,是的,真實姓名。

我本來還不太相信這麼容易的,在網路找一個十幾年前在國小時曾經暗戀過的女孩。不大有真實感,所以我點進去看了,而因為一些原因,我確定是她,後來也證實了是她。

所以,問題來了!這一切都是巧合嗎?我們是不是離網路上身裡的情境愈來愈近?是不是任何寫網誌和利用網路相簿的人,不論心態如何,都應該要開始更重視『Blogger 的真實姓名』的這一些討論?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不務正業的菸酒生,開始了這麼一個神經病才會去做的實驗--在過了十年後,有多少機會能靠搜尋引擎和小學畢業紀念冊上的姓名及照片找到國小同學。

測試資料:胡適國小十四屆六年七班所有畢業同學(包括我),上文提到的女孩。男生二十一名,女生二十一名,共四十二個名字做為測試。

由於樣本數非常小,所以基本上沒有什麼統計上的實質意義,只是好玩罷了。

下面是一些測試的結果(都包括我這個網誌):

  1. 確定是他(她)的網誌、相簿:四人。
  2. 疑似是他(她)的網誌、相簿:三人。
  3. 直接在網誌上留真實姓名:二人。
  4. 沒留真實姓名,但透過其他人的好友名單,以真名列出:二人。

實驗就這樣結束了,至於這個實驗告訴了我們什麼?我也不知道啊∼∼∼不過找得到的比例還真的很低就是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第四項結果,網誌的主人都沒有留下真實姓名,但卻在無意間由其他朋友那邊洩漏了。

所以,雖然妳沒有在相簿或網誌留下真實姓名,但千萬別以為別人找不到妳,Google 正在看著你呢!或許,這是用真實姓名寫網誌的好理由,反正還是找得到妳,乾脆就讓其他人好找一點算了。

回響